欢迎来到国脉互联官方网站!

合作电话:010-56873839

智慧城市的“初心”与“始终”

发布日期:2020-10-13 文章浏览量:

数据治理

互联网+政务

分享到:

关闭

分享到微信

引言

智慧城市的概念源于2008年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被认为是信息时代城市发展的方向、文明发展的趋势,其实质是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与城市有机融合,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化地感知、分析与集成,从而为市民提供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服务、为企业创造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赋能更高效的运营与管理机制。

在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参与下,智慧城市建设也取得阶段性进展。截至目前,我国95%的副省级城市、83%的地级城市,总计超过500座城市,均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

Part1:何谓智慧城市建设的"初心"?

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人"——即市民、企业和城市管理者,在提升城市智慧过程中,无论是增强城市服务能力、提高城市运行管理水平,还是便民惠民改善宜居环境、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效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获得感上。

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强调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12月,国家出台《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6年》提出要按照"以人为本、惠民便民、绩效导向、客观量化"的原则制定。

回顾国家关于智慧城市的政策导向,不难发现,"以人为本"一直是国家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初心,即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构建一流的城市治理体系与服务体系,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与治理效率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城市"人"。

Part2:如何有序实现智慧城市的"初心"?

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内涵广泛,影响智慧城市建设的因素很多,不仅包含了城市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也包含城市的治理系统与人文系统,涉及到顶层设计、保障措施、架构设计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建设周期长、工程量大的系统工程。如何能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做到"不忘初心"呢?

一、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纲",是指导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做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工作需要重点考虑以下要素:

一是通过市场调研,基于城市"人"的业务需求,从城市面临的问题、城市发展需求与愿景出发,因地制宜地制订智慧城市总体目标。

二是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总体目标,依据国家对新型智慧城市相关要求,做出智慧城市总体架构设计。

三是从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出发,提出智慧建设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四是结合城市项目特点、产业基础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

五是根据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和资金投入节奏,制订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路径和分期分步实施计划。

六是因地制宜建设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多元化运营模式,切实有效地推进项目可持续运营。

二、保障措施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协调城市多方面资源形成合力,因此需切实做好以下五大保障措施:

一是组织保障:成立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专项工作组(大数据局或智慧办)、专家咨询委员会等,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二是运行机制保障:包括联席会议机制、咨询机制和合作机制。

三是政策保障:制定智慧城市数据共享、信息安全等政策法规,制订考核政策,按责任分工对智慧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进行评估与考核。

四是人才保障:一方面依托本地教育资源培养智慧城市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合理政策引入外部高端人才。

五是资金保障:依托新基建相关政策,设立专项资金,做好建设项目的投资预算评审工作,此外,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它投入为补充的智慧城市投融资机制。

三、架构设计

2017年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GB/T 34678-2017),《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提出了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包括物联感知层、网络通信层、计算与存储层、数据及服务融合层、智慧应用层五个横向层次和安全保障体系、运维管理体系、建设管理体系三个纵向支撑体系。

《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建议的架构如图1所示。其中五个横向层次要素可以归纳为"感传知用":物理感知层即为"感",就像人体的"眼睛"一样,感知获取城市各种数据;网络通信层即为"传",就像人体的"脉络"一下,传导各种信息和数据;计算存储层+数据即服务融合层即为"知",就像人体的"大脑"一样,分析处理各种信息和数据;智慧应用层即为"用",将各类数据应用于城市各种行业场景,就像人体的"手脚"一样驱动城市运行优化和改变。

目前国内主流智慧城市供应商提供的解决方案,比如腾讯的WeCity、阿里的ET城市大脑、百度的城市大脑以及华为的"1+1+N+X"解决方案,都参照了此技术架构模型。

《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还对业务架构设计、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安全体系、标准体系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Part3:智慧城市业界主流玩家

腾讯、阿里、百度、华为等知名企业纷纷投入智慧城市领域,对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腾讯智慧城市理念、解决方案与特点

1、腾讯"WeCity未来城市"品牌理念

2019年7月,腾讯云正式发布 "WeCity未来城市"品牌理念,旨在立足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构建以人为中心的分布式智能、多中台协同、海量服务随需调用的技术体系,支持城市像生命体一样可以灵活配合、协同作用和整体智能。

"WeCity未来城市"品牌理念包含以下内涵:

(1)城市即平台,城市是市民激发潜能发展创意的平台,城市成为对公共服务开源接口的操作平台。

(2)市民即用户,人是城市的目标,人成为城市的数据节点,市民成为城市治理的参与者、城市服务的开发者和城市数据的贡献者。

(3)连接即服务,基于广泛的社会化平台与丰富的应用场景的崛起,服务形态渐渐趋向于"无需安装,感知触发,即连即用"。

2、"WeCity未来城市"解决方案

"WeCity未来城市"以腾讯云的产品和能力为基础,从政务民生、数字政务出发,扩展到城市治理、城市决策、产业互联,重新定义未来城市的服务、空间场景,给居民未来生活带来丰富的可能性,并为数字政务、城市治理、城市决策和产业互联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并通过微信、小程序等工具触达用户。

腾讯云把互联网思维融入到行业中,规划了WeCity未来城市"1+3+4"总体架构,即一朵基础云(即集约后台),三大中台(即敏捷中台,包括:应用中台,数据中台,人工智能中台),支持四大领域(即生态前台,包括:数字政务,城市治理,城市决策,产业互联)。

腾讯"WeCity未来城市"解决方案其优势是"知",即基于腾讯云大数据、AI能力构建的"应用中台"、"数据中台"、"AI中台",对城市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感"的维度,腾讯在2C城市入口具有天然的优势,但在物联网、视频监控等获取城市数据方面能力不足;"传"也是其短板,在腾讯的技术基因中,不具备网络通信的能力;"用"主要靠生态合作。

3、"WeCity未来城市"特点

腾讯具有"与生俱来的2C基因",在城市入口与市民应用体验具有较明显的优势。腾讯"WeCity未来城市"理念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对实现智慧城市的"初心"势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9年7月2日,腾讯云宣布中标长沙市"城市超级大脑"项目,这是腾讯云智慧城市解决方案"WeCity未来城市"的首个落地项目。尽管"WeCity未来城市"还处于起步阶段,缺少综合性的案例和实践,但"WeCity未来城市"的理念与愿景值得期待。

二、阿里智慧城市理念、解决方案与特点

1、阿里"ET城市大脑"品牌理念

2016年4月,城市大脑在杭州启动,由杭州市政府主导,包括阿里云、富士康、依图科技在内的13家企业参与其中。2016年10月,在杭州云栖大会上,城市大脑1.0版发布,以交通领域为突破口,开启了利用大数据改善城市交通的探索。2020年6月,阿里宣布城市大脑升级到3.0版,更强调数据智能,通过感知能力的强化,致力于全城市要素数据的智能化深度融合。

正如"智慧城市"被IBM最先提出之后被业界广泛使用一样,"城市大脑"首先是杭州市的一个项目名称,杭州市和包括阿里在内的13家企业共同包装了"城市大脑"的品牌名,已经逐步被业界广泛认同和使用。城市大脑是支撑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基础设施,其核心是利用实时全量的城市数据资源全局优化城市公共资源,实现城市治理模式、服务模式和产业发展的三重突破。

2、阿里"ET城市大脑"解决方案

阿里云ET城市大脑解决方案架构架构如图3所示:

(1)稳定的"云":基于飞天云平台的数字城市基础设施,包括飞天云平台、城市基础网络、视频联网平台、IoT平台、区块链平台等。这一层阿里自身能提供的是飞天云平台,不具备"城市基础网络"的"感"和"传"能力提供。

(2)强大的"脑":包括城市运行中台系统(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城市领域应用(交通、城管、公共安全等)、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城市中枢系统、城市运营管理场景、领导数字驾驶舱等)。这一层是"知"和"用",是ET城市大脑的主要内容,其中部分业务应用能力是通过生态合作来补齐的。

(3)灵活的"端":包括政务移动端、企业移动端、个人移动端。这一层的"端"主要是指使用的用户端,不是阿里的核心能力。

阿里云ET城市大脑解决方案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感、传、知、用"解决方案,在"感"、"传"等层次能力存在短板。

3、阿里"ET城市大脑"特点

"ET城市大脑"结合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更为强大的决策、控制和服务支撑, 对实现智慧城市的"初心"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城市大脑的本质就是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优化城市管理。阿里ET城市大脑以杭州城市交通治理为起点,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让交通大脑具备信号灯优化、交通事件实时识别、应急车辆优先调度、重点车辆管控、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对城市管理水平提升是有益的尝试。

三、百度智慧城市理念、解决方案与特点

1、"百度城市大脑"品牌理念

2016年9月1日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大脑"1.0正式发布,同时宣布对外开放百度AI核心技术。2020年5月18日,百度智能云重磅发布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和《百度城市大脑白皮书》。百度拥有积累10年的AI技术优势、数据优势和生态优势,将打造新一代智能基础设施赋能城市,助力城市从智能化向智慧化发展,让城市更安全、更从容、更通畅、更宜居。

2、"百度城市大脑"解决方案

围绕城市治理这一核心体系,百度设计了"1(城市感知中台)+2(城市数据中台、城市AI中台)+1(城市智能交互中台)"的城市大脑架构(如图4),通过充分进行多源数据的时空关联融合,提供"时空动态"的城市感知和多方数据融合协同的能力,以数据为驱动力,提供全栈AI的智能协同响应,实现对城市全要素全状态的全景洞察和发现。

从上图可以看出,百度城市大脑解决方案架构主要是基于百度人工智能能力构建的"知",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感传知用"的解决方案,没有把百度并不擅长的"感"和"传"等层次的内容涵盖在内。

3、"百度城市大脑"特点

百度基于自身在全栈AI、百度地图和互联网生态的优势,可以将城市大脑布局在包括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智能交通、城市管理、智慧教育等多个领域,为更好服务城市"人"、实现智慧城市"初心"有所裨益。。

四、华为智慧城市理念、解决方案与特点

(1)华为智慧城市理念

2017年,华为在深圳高交会上提出智慧城市是从数据感知到数据分析与处理完整闭环的有机生命体,基于城市神经系统,实现城市数据融合与多业务协同,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与服务能力。2019年,华为提出:"随着5G时代到来,万物互联变成现实,AI的加速发展实现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智慧城市进入了孪生新时代"。华为通过提供"新联接、新智能、新体验、创造新价值",多层次赋能智慧城市孪生新时代。2020年,华为基于自身在联接、智能两大领域的技术优势,结合不断积累的案例实践,提出"1+1+N+X"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价值主张是"用简约驱动智能普惠"。华为智慧城市方案依托安全可信的全栈化产品,融合的城市基础IT资源,开放敏捷的平台化能力,提供简约化应用场景,实现社会普惠化的智能服务。

2、华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华为提出"1+1+N+X"的集约化架构设计;即1个城市新基建+1个城市新大脑+N个垂直行业应用+X个简约智能场景:

华为智慧城市完整方案架构涵盖了"感、传、知、用"各层次的能力。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高级生命体,城市的"眼、脑、手、脉"在方案中可全部生动体现。

3、华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特点

华为在智慧城市建设所需要的5G、光纤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平台等关键技术领域持续创新,具备硬核技术实力,是业界唯一能够提供涵盖云、管、端及PaaS层、SaaS层服务的全栈式解决方案的厂商。华为在智慧城市领域有清晰的业务规划,明确的业务边界,基于"平台+生态"理念聚合了完整的智慧城市生态圈,可以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华为是全球智慧城市成功案例最多的厂家,为全球40多个国家,200多个城市提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华为智慧城市案例既包括深圳、天津、苏州等一、二线城市,也包括甘肃敦煌、山西灵石、河北灵寿、河南长垣等中西部四、五线城市。此外,华为有长期为政府客户提供服务(2G)的经验与服务团队,在国内建立了覆盖到地级市的销售服务团队,可以贴近客户快速响应,提供持续服务,因此华为近期提出了"普惠中国"的观点。

Part 4:谁能守得智慧城市建设的"始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实现"以人为本、普惠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初心",需要什么样的核心能力?

一、全周期服务能力

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投融资、顶层设计、ICT基础设施设计、业务应用设计、集成交付、运维、运营等多个环节,这既需要具备上述综合能力的公司积极参与,也需要一个领军企业,以城市客户业务需求为驱动,从顶层设计入手,统筹、整合并引领生态合作伙伴,帮助客户建设一个开放而不是封闭的生态系统,能为智慧城市提供咨询、规划、交付、维护、优化、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二、全栈产品提供能力

智慧城市实现"感、传、知、用"需要物联网、基础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全栈技术能力作为底座支撑,需要智慧城市供应商能够在上述领域长期进行研发投入,确保关键技术创新发展、自主可控,可迭代演进。

1、 物联网:实现智慧城市"感"的重要技术,是城市实现智能化的基础技术之一。智慧城市供应商应具备物联网统筹规划、网络规划、平台建设、设备管理、策略联动、数据共享等能力。

2、 基础网络:实现智慧城市"传"的重要技术。结合本地运营商网络建设条件,为城市规划一张全融合网络,承载智慧城市业务,包括有线(IP+光)/无线(5G、NB-IoT)网络的融合,电子政务外网、内网与专网的融合。需要供应商具备城市级网络规划、建设、运维能力与经验。

3、 云数据中心:城市新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为全市各委办局、各区县业务系统及数据提供统一的计算、存储等基础IT资源。需要供应商提供混合云建设、异构跨云数据融合、云业务迁移、云安全与灾备、云运维等全方面的技术服务能力与经验。

4、 人工智能:将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智慧城市,可以解决城市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难题,让居住在城市的人们生活更加智能美好。智慧城市供应商应一方面持续加强研发投入,确保人工智能技术领先性;另一方面能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充裕的、经济的算力资源,以及易操作、高效率、全流程的AI能力。

5、 区块链:为智慧城市建设中跨部门信息共享、跨领域业务融合、跨城市协同发展、跨行业诚信约束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要求智慧城市供应商在区块链技术研发、产业合作、安全监管等方面具备完整的技术实力。

三、全要素聚合能力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在打通城市数据壁垒的基础之上,结合城市场景,做业务横向协同设计,提升市民获得感;智慧城市供应商需要以城市业务需求为驱动,联合生态圈伙伴,结合城市场景进行业务设计,并基于开放的平台能力,不断丰富城市的综合业务应用,真正打造一个利民、便民、惠民的业务系统。如推动城市治理业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逐步融合、集约演进,通过"一网城市管理"、"一图资源统览"、"一体联动指挥"、"一站基层治理"等服务的简约场景打造,逐步达到一网城市统管的目标。这样的业务场景还有很多,如城市服务、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

四、全场景建设能力

从城市划分看,既有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也有中西部城市;既有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也有地级市和县级市,这就要求智慧城市供应商具有全场景的交付能力;组织设置上要有覆盖到区县的地面部队,既能贴近客户了解需求,也能持续交付,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能力;既要能为一、二线城市提供服务,也要能给广大的三、四、五线城市带来科技"福利",让智慧城市普惠中国,共享数字化发展带来的红利,"一个都不能少"。

结束语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谁能坚持智慧城市的"初心",守得"始终"?

在于谁能深切洞察用户需求、以人为本,并心怀天下、普惠中国;在于谁能具备"四全"能力;在于谁能沉得下身段、静得下心思,久久为功。

关注国脉互联公众号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关键热词
  • 营商环境
  • 数据治理
  • 数字政府
  • 2020年会
  • 智慧城市
  • 郑爱军
  • 2020年会
  • 数字政府
  • 数字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