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脉互联官方网站!

合作电话:010-56873839

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中急待解决的标准化问题——《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文件解读

发布日期:2022-11-26T08:36:25.889Z 文章浏览量:
分享到:

关闭

分享到微信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简称《指南》)在分析当前该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时指出:政务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尚不健全,“由于各地区各部门产生政务数据所依据的技术标准、管理规范不尽相同,政务数据缺乏统一有效的标准化支撑,在数据开发利用时,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对数据进行清洗、比对,大幅增加运营成本,亟需完善全国统一的政务数据标准、提升数据质量。部分地方和部门对标准规范实施推广、应用绩效评估等重视不足,一些标准规范形同虚设。”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与运行的桎梏。国脉互联将其梳理归结为如下三个急待解决的问题:1.一体化数据标准体系建设,2.全局协同的标准化架构,3.标准化支撑与实效测评,并进行分析。

 

一、一体化数据标准体系建设

 

系统建设,标准先行。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必须以一体化数据标准体系为支撑,该支撑体系应按以下内容建设与展开。

 

(1)一体化数据资源标准
 
“数据资源”不仅指业务数据,还包括数据元、元数据、主数据、参考数据、数据组件等;它们的一体化需要系列性的标准化,即对这些数据对象在内容、功用与结构等方面取优而成的规范化形态

 

(2)一体化数据技术标准
 
具体为对上述数据对象的定义、描述、组合、架构、集成、溯源等技术标准,以及数据设计、作业、流程、比对、校验、接口等;

 

(3)数据组织标准
 
涉及多源与多层数据归集、标识、分类、赋码、编目、供需对接、源流标识等,是“数据一本账”的构建基础;

 

(4)服务与管理标准
 
涉及数据供需、数据流转、数源识别、计量台账、业务构建,以及开发规划、流程管控、职责划分、运行监控、质量管理、作业审计、量效测评、沟通反馈、数据管理能力测评等。
 

二、全局协同的标准化架构

 
针对《指南》指出的“各地区各部门产生政务数据所依据的技术标准、管理规范不尽相同”现象,应通过开展系统标准化,从全局、全域、全程范围,无缝覆盖政务数据的战略层、战役层与战术层应用。
全局指国家、省级、市级、区县到基层的数据协同,全域指不同条线业务领域的数据标准融合,全程指政务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各环节上制定的标准衔接,构建“国家标准为核心基础、以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为有效补充,推动形成规范统一、高效协同、支撑有力的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标准体系”。

 

战略层指顶层数据标准体系建设与实施,如针对全国一体化政务数据编目与治理的标准;战役层指如医疗健康、政务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保、信用体系、应急管理、国资监管等应用领域的数据标准;战术层指具体作业标准,如数据合规性检验、质量比对与清洗、数据对接、数据回流等。一体化的目标是做到数据标准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环环相扣。

三、标准化支撑与实效

《指南》提出“政务数据主管部门定期对标准执行情况开展符合性审查,强化标准规范实施绩效评估”的要求,切中当前数据标准化的薄弱点。
标准仅是一纸文档,标准化才能让其落地见效。标准化是通过对标准文本的宣贯解读、措施分解、对标判定、符合性检测、误差纠正、实效查验等手段来落实标准要求。我们认为针对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有如下几点:
(1)强化标准化意识

 

各级数据主管机构应建立标准化是确保一体化政务大数据拥有优质的资源、有序的资产环境、合规的运管机制的前提意识。标准化能将各级组织、行政与体制资源融合,实现行政杠杆、经济杠杆、市场杠杆与数字杠杆的叠加,构成新的驱动力与竞争优势。

 

(2)认识标准化功效

 

《指南》指出“部分地方和部门对标准规范实施推广、应用绩效评估等重视不足,一些标准规范形同虚设”。究其原因,除当前数据标准种类不全、数量过少、其制修订节奏落后于数据应用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一些领导对数据标准化功效认识不足。事实上,标准化支撑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可解决以下问题:

 

1)资源分散、有数难处理 --- 运用标准化的统一、序列化、模块化手段,可消除数据的杂乱形态、无序表述、实现其通用化、构件化,成为可重用、可增值的规模化资产;

 

2)孤岛严重、有数不能用 --- 运用标准化的简化、通用、组合、优选手段,可构建源流清晰、关联有序、跨领域融合的一体化数字资源;

 

3)质量缺陷、有数不敢用 --- 通过建立数据质量标准,设置质量控制流程、提供数据标样与范例,开展依标比对、依标监测、依标治理、依标考核、依规奖惩,可解决数据质量问题;

 

4)产出能力差、有数不会用 --- 针对数据生产线实施系统标准化,制定数据收纳标准、源流识别标准、作业工序标准、特征适配标准、需求识别与调度标准、管控能力检测标准、动态测评标准、监测反馈与运行发布标准、业务数据设计与成型等标准,可实现大规模、流水线式生产与服务;

 

(3)建立标准化战略
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是一项国家战略,相应的标准化支撑也应纳入战略考量,按《指南》要求开展顶层规划、实施与测评。
 
1)数据标准化战略规划

 

各相关方对《指南》的标准化支撑体系建立共识。具体过程为:
a) 梳理各相关机构组织与数据关联的活动与业务,确认其对应的标准化需求与责任;
b) 在对数据目录、业务运行梳理的基础上,组织专业机构评估其数据标准化水平,衡量与《指南》要求的差距;
c) 本地区数据标准化战略的制定,包含:数据标准化的目的和目标;数据标准化规划,如基础、主题与专题数据库、数据范围和标准化的实施顺序;现况与现行数据标准/标准化存在的各项差距与对策;相关机构间的数据标准化职责与职能对接;编制标准化战略落实的具体路径、评估与管理方法等;
d) 数据标准化战略经发布后,要有相应的实施计划;同时要根据数字政府建设、新业务开展等进展,可进行数据标准化战略的修订。

 

2)数据标准化战略实施 

 

要依据本地数据需求,制定阶段性数据标准化的任务目标,确定实施步骤,具体如下
a) 对本地区数据标准化情况进行梳理分析,逐条对比《指南》要求,提出标准制定与落标推进的方案框架;
b) 找出现状与《指南》要求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制定整改计划与路径;
c) 依据实施路径,提出各项数据标准制定与开展标准化活动所需的资金、管理与措施等方面的保障;
d) 过程监控,及时对实施过程进行测评、晾晒与监督。
 
3)数据标准化战略评估

 

对数据标准化战略的实施评估要全程跟踪与记录,供审计分析和效果评估。具体如下:
a) 从与现行标准和数字政府建设要求规划等方面建立数据标准/标准化相关的实施效益评估模型;
b) 确定标准化管理和应用的范围、活动、价值、社会收益等各类测评指标,并建立评估模型与评级标准;
c) 定期开展测评,建立典型库,通过晾晒正反案例以表扬先进,促进后进整改。

 

作者:田景熙  国脉研究院副院长 

 

关注国脉互联公众号获取更多最新资讯
关键热词
  • 营商环境
  • 数据治理
  • 数字政府
  • 2020年会
  • 智慧城市
  • 郑爱军
  • 2020年会
  • 数字政府
  • 数字政府